2025-02-17 09:57:12 | 二手车
当汽车的发明者走上新能源车的转型之路时,我其实内心是有些质疑的。 奔驰 构建了如此庞大的内燃机帝国,一百多年来无数能人巧匠将自身推升至现在的高度,转眼间就要和一帮“晚辈”正面作斗争,来自内外部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巨人的这次转身似乎表现不错。
作为EVA平台的第二款产品,也是国产EVA平台的首个产物,EQE显然不会与那部探讨人性的著名动画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搞一搞跨界联名似乎也无伤大雅。当然了,只要排除一号机就行,毕竟没有哪位车主希望自己的座驾只有5分钟续航还天天失控暴走。
EVA平台与此前油改电的MEA平台不同,拥有高拓展性、高智能化、全新电子架构等特性,辅助 奔驰 快速过渡到纯电架构,并为更多拓展性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即将在2025年推向市场的MMA平台就是其中一个。除了德国辛德尔芬根工厂外, 北京 顺义工厂也引进了EVA平台,今天试驾的这台EQE就是从那里诞生的。
在产品讲解环节,工作人员一直为EQE优秀的风阻系数而感到骄傲,毕竟目前纯电车型还是存在续航焦虑的问题。优秀的风阻系数有助于降低车辆能耗水平,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就是圆润的车身造型,实车甚至比图片里更显得憨态可掬。弓形的车身设计让不少人吐槽连连,紧凑的车身加上4969mm的车长让EQE也有些不太上相,不像EQS那样舒展。但外观上的些微瑕疵换来的是0.22的风阻系数,仅仅比大哥EQS低了0.02。
对续航的追求也展现在EQE的车身细节上,例如蚌式发动机盖和封闭式中网带来了更少的车身接缝;平推式隐藏门把手采用感应式开启;20英寸低风阻轮圈兼顾了造型设计和实用效果,这可比一些品牌的塑料轮圈罩高明多了,成本的增加自然要消费者买单,因此这套漂亮的轮圈仅在顶配车型上才有提供。
开启无框车门,我在EQE车内没有见到巨大的“Hyperscreen”联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12.3英寸屏幕,而副驾前方采用“星辉面板”覆盖。在350车型上我们还无法选装EQS上的超大屏幕,但未来的500车型可以。
即便是“低配车型”,这套多媒体系统的易用性仍然出色, 奔驰 没有将实体按键粗暴地一并取消,例如空调、警示灯、音量调节等按键依旧保留,方便驾驶者和乘客盲操。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软件层面,系统采用“零层级”操作逻辑,高频应用可直接切换使用。通过下拉菜单或者中央扶手前的按键可进入车辆快捷设置。
当然,EQE功能设置非常丰富,一级菜单不可能全部放下,一些细化的车辆设置确实需要多步到达,但其中以低频设置居多。
结束了对中控系统的把玩,空调出风口吸引了我的关注。涡扇造型的设计在 奔驰 家族中一直有所传承,整体无论用料,做工还是细节完全对得起车辆本身的定位。
至于EQE的座椅,是我体验过后有些遗憾的部分。舒适的头枕自然没得说,但后排过于直立的靠背角度可能会让乘客在长时间乘坐时,肩背部的压力较大。此外EQE并不支持后排座椅角度调节也加重了这个问题。相比之下,前排的乘坐感受反而更加出色。
一台车不光要静态体验,动态部分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215kW/556N·m的动力输出和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为EQE的驾驶感受保驾护航。我并不是说堆料就一定能带来优秀的体感,毕竟调校才是核心部分。
脚搭“电门”向下用力,从身体传递而来的依旧是略带厚重的反馈,如果你是一台 奔驰 燃油车主,这种感觉不会给你太大的陌生感。单电机带来的是0-100km/h 6.7s的加速时间,对比竞品来说这个数据并不出色。当然我在前文已经预告过了,之后还会有EQE 500车型,双电机四驱的设定会满足对性能要求更高的群体。
偏向硬朗的悬架设定让整车与偏向舒适的EQS区分开,地面的振动会如实向你反馈。但这并不意味着EQE是一台运动座驾,当你尝试把它往激进的方向推进,悬架的反馈不够干净利索,毕竟庞大的车身重量是无法避免的物理定律,悬架无法在兼顾韧性的同时还为车身带来优秀的侧向支撑。如果你尝试慢速通过减速带或舒缓的起伏路面,那种柔和的回馈质感仿佛在告诉你:EQE应该这么开,淡定些。
对电动车来说,对于能量的回收要比汽油车更加重视,这是增加续航里程的一个关键因素。EQE的动能回收共有四档可选,分别为无回收、标准、加强以及智能,其中标准能量回收和无能量回收模式下都没有很强的拖拽感,加强动能回收模式下会有明显的感觉,而智能模式会根据驾驶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回收,从而以最高效的方式行驶,让燃油车主不需要经历突如其来的适应过程。
EQE的WLTC续航里程分为752km和717km两个版本。由于时间所限,EQE的电耗水平是否如官方所提到的那般精准我们暂时无法自行测试,但从目前的体验来看,EQE的电耗表现也十分值得期待。
侃车说:
斯图加特OLD SCHOOL的豪华品牌面对大趋势的重压,显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在EQE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不俗的质感和 奔驰 的优秀制造工艺。但如今 奔驰 不仅仅面对两位德国对手的竞争,中国品牌的崛起也来势汹汹,诸如 蔚来ET7 、 高合HiPhi Z 等车型的出现也宣告了国内厂家们上行的步伐。面对Z世代追求科技个性的新生消费者们,曾经的豪华品牌恐怕也需要不断提供与时俱进的服务方式才行。在电动车时代,到底谁才能诠释真正的新豪华主义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大众侃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手车(https://www.2che168.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人汽」这样的新能源汽车才更有“新”意的相关内容。
作者:管宏业
聚光灯下的“新能源汽车”,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新”。
早在全球第一辆汽油车诞生之前,1830年代,苏格兰人就发明了电动车。即使到了1900年,美国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车数量也几乎是汽油车的两倍。 二手车
电动车真正被冠之以“新”,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今年1-4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到2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增幅依然强劲,但同比过去两年已经大幅慢了下来。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7.8%,去年这个数字为93.4%。
这和人们印象中的持续井喷有些出入,实际上,随着用户消费观念日趋成熟,新能源车增幅正在回落至一个合理的区间。 不是为了新能源而新能源,油电切换的时代背景下,节奏比一股脑的速度更重要。
燃油车仍有巨大需求空间
尽管汽车销量仍在增长,但从年初至今,市场上充斥着更多的不确定感。价格战动荡之突兀,强弱分化之剧烈,都远超预期。
方向乱了,未来就更加模糊。特别是关于油、电之争,已经到了割裂的程度。 唯电动车论、禁燃油车论甚嚣尘上。相当程度上,车市陷入了非油即电、似是而非的二元对立思维。
在笔者看来,油车也好,电车也好,问题的本质都是用户选择。
无论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市场,燃油车都还有存在发展的相当必要性。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期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经过15年持续努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很显然,市场的发展远超政策制定者预期,但电车发展快,并不意味着短时间内就能够全面取代油车。可预见的未来,电车具备部分替代油车的实力,但并不是完全取代。未来相当时间内,油电并存仍将是车市运行主旋律。
有必要考虑以下三层因素:
首先是用户多元需要,道路造就汽车。
中国领土纵深广袤,消费层级多元多样。从北纬18度的海南三亚到北纬53度的黑龙江漠河,陆地横跨5000公里,基于电车物理特征,根本不可能在极寒天气下保证续航。
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落差、房价落差有多大,汽车消费的需求差异就有多大。对相当部分地域使用者来说,油车将始终是刚需。
其次,新能源车增长很快,但电车有天花板。
中汽协预计,今年我国新能源预计销量有望超过900万辆,但未来不可能无限扩张。基于中国多元消费需求,电车与油车很有可能达到60:40的平衡。今年初,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提出,2025年将出现动力电池产能周期性过剩现象。
第三,基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产业链安全性考虑。
一方面,对于大多数车企而言,除 特斯拉 以外,普遍并未实现盈利。无论是资本圈钱造车,还是赔本赚吆喝卖车,当下的新能源车模式显然不可持续;另一方面,国内拥有超过4000万辆的庞大燃油车产能,以及更加多元的供应链体系。无论是基于产业链健康还是产业工人安危角度考虑,都不适宜快速清退燃油车。
更不用说,如果做不到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车辆使用过程中不是绿电补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而基于中国独特的以煤电占绝对主导的能源供给形势来看,如何用可持续的方式提供绿电,又是一个大命题。
在确定性中扫除不确定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大声鼓噪“禁油车、促电车”的观点,不过是似是而非的伪命题。
油车也好电车也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更多是一种能源上的互补,而不是升级。
实际上,经过数百年的沉淀,燃油车无论产品技术还是体量规模都相对成熟,正在达到技术的顶峰,可以说是集百年之大成,更有与之对应的大市场。从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车市将继续呈现燃油和电动共存共生的发展状态,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当然,传统燃油车面对来自未来的挤压效应,也亟需技术升级和转型。
从油到电渐进性升级的路上,国内最大的油车企业, 一汽 - 大众 做出了有益的表率。
那就是守正出奇—— 在确定性上继续积累、不断精进;在不确定性上坚守底线、用实践去充分验证。
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车市占率达到27%,但硬币的另一面意味着:73%的消费者仍然选择了油车,全年意味着将近1500万辆的乘用车大市场。无论是市场角度还是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角度,都有必要将油车市场稳定住、服务好。
这与一汽-大众的策略不谋而合。在燃油车领域,大众品牌对内燃机技术的投资将在2025年达到顶峰。这个过程中,将通过小排量发动机、混动及新能源的技术布局,积极推进技术迭代焕新。
前不久推出的全新 探歌 ,以及全新 探岳 上搭载的1.5T Evo2发动机,正是德国大众小排量发动机的最新力作。油耗上,发动机的经济运行区域扩大80%,增加八成低油耗用车场景,城市拥堵路况下依然很省油,百公里油耗较1.4T发动机再降低0.35升。动力上,配备 保时捷 同款“可自动换挡”涡轮增压器,涡轮响应速度提升50%,低速时自动切换为高挡位,转速更快。
在一汽-大众看来,燃油引擎的性能,无论在热效率还是节能方面,远未被挖掘殆尽。这绝不是空话,过去几年里通过对燃油发动机改进升级、精益求精,一汽-大众的“双碳”之旅已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一汽-大众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累计为-10.35万分。相比之下,2021年这个数据是-56.77万分。更前一年,这个数字达到-132万分之巨。
从更加直接的新能源积分情况来看,2022年一汽-大众累计新能源积分为16.06万分,相比上一年的-1.37万分首次实现由负转正。
很显然,评价一个企业碳中和达成状况,绝不能仅仅从电动车一个维度出发。 面对新格局下的燃油车市场,一汽-大众坚定用户导向,选择了“坚守式”创新——针对70%用户需求的高能低耗燃油车,在过去内燃机成功基础上挖潜增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终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夯实更多可以掌控的确定。
在旁观人士看来,这才是负责任“碳中和”举措的务实与担当。
油电双驱才能行稳致远
倘若说持续精进的高效燃油发动机是一汽-大众手中的一张王牌,随着电动化战略不断深入,纯电动系列的ID. 家族正成为品牌的另一张王牌。
去年底,就在首款产品上市仅仅20个月之后,一汽-大众 ID. CROZZ 家族累计销售达到了10万台。这个成绩在所有纯电汽车品牌之中都是最快的。总销量突破10万辆,也意味着一汽-大众的电动化转型已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只是刚刚开始。一汽-大众正着力赋予ID. 家族更多高级感,备受期待的 ID.7 VIZZION 或将完成这个使命。 “以最新的ID.7 VIZZION为起点,我们正在将我们的电动车型扩展到更高等级的市场中”。
在笔者看来,ID.7 VIZZION让人明显感受到,大众对于用户的场景化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给出了更具说服力的电动化解决方案。“如何造电动车,如何造好大众电动车”,大众就这个问题有了更多心得。
精髓就在于:把过去内燃机的成功经验带到新能源领域,以“油电双驱”的模式,实现协同发展。一方面,持续深耕燃油车技术研发,在确定性上继续积累、不断精进,另一方面,在不确定的新能源赛道,围绕电动化创新转型、高端向上突破、数智化转型三大维度深耕细作,用实践去验证新能源汽车的价值。
前不久,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新能源汽车跃阶发展项目签约,一汽-大众总经理潘占福表示,将要把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打造成“全过程数智化•高质量•新能源”的样板基地。
在我们看来,唯有全过程数字化的工厂,才能打造出真正数字化的产品;唯有生产源头的绿色节能,才是真正的碳中和。
想明白了为什么生产,捋清楚了各个环节的绿链,这样的新能源汽车,相对才有更多“新”意。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二手车整理的最早的电动汽车排名?(电动时代的新豪华主义,试驾北京奔驰EQE 350)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二手车。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二手车:www.2che168.com舒适与经济双兼顾,试驾WEY玛奇朵玛奇朵,WEY品牌全面变革推的第二款车型,新车定位紧凑型SUV,基于柠檬平台打造而来,同时也是搭载长城最新混动技术DHT的首款车型;既然是一款混动车型,那燃油经济性型的表现必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带着这个小疑问试驾WEY品牌第一款DHT混动汽车玛奇朵。先给关注玛奇朵的粉丝作一个小总结,首先1.5L混动发动机+混动变速箱+HEV电池组
北京奔驰E300乙价格及配置详解近年来,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消费者选择之一,北京奔驰E300乙是一款备受关注的电动豪华轿车。作为奔驰家族中的一员,它的安全、品质和性能都得到了保障。那么,这款车的价格和具体配置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1.基本信息北京奔驰E300乙是一款电动豪华轿车,可以满足消费者对豪车和低碳环保的需求。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924*1860*1475mm,轴距
油电混动suv第一名油电混动suv第一名是本田crv。这款车型一直拥有出色的口碑和销量。该款车型油电混动版本共有八种车型可选,动力方面搭载了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135kw电机。这款车型的价格和动力配置都非常吸引人。油电混动suv汽车排行榜前十名在选择油电混动SUV汽车时,以下是前十名的排行榜:特斯拉ModelX:特斯拉ModelX是一款全电动SUV汽车,它采用
奔驰e300后车门擦伤严重奔驰e300车门漆被蹭了2500至3000块钱。奔驰e300后保险杠,如果在四s店进行喷漆处理的话,四s店喷漆的费用大概在2000左右,四s店使用的都是进口的。外面修理厂使用进口漆的话费用在800左右。如果你在售后进行这次保险杠的喷漆,奔驰e300后保险杠,如费用不会低于2500,这是根据宝马同类车测算的,四s店使用的都是进口的。北京奔驰E200补漆多少钱
奔驰E300eL官方售价50.98w虽然新车采用了一套插电式混动动力总成,但新车的外观延续了现款燃油版E级长轴距轿车的设计,标志性的三叉星徽立标前脸设计,并没有透露出其真实身份,这一点与其他品牌的产品设计思路有所不同。车身有多处与燃油版进行了区分,包括车尾部出现的E300eL尾标,前翼子板处的EQPOWER标识、全新造型的低风阻轮毂,后保险杠右侧充电接口等。奔驰E300eL车身尺寸长
新能源电动汽车排名前十名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当前汽车行业占据显著地位,各品牌纷纷投身其中,竞争日益白热化。在众多竞争者中,一些凭借其技术实力、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脱颖而出,成为了市场的佼佼者。以下是一些排名前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注: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特斯拉: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者,特斯拉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卓越的性能以及独特的营销
全方位试驾新一代奔驰E级,各方面表现如何?如果要说最近比较热门的一款车是谁,个人认为即将上市的新一代奔驰E级是其中一款。而近日,在其上市之前,我率先对其进行了试驾,关于这台车的表现,我挑重点来,主要从被动安全、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以及动力这几方面去跟大家分享。我们不妨先从被动安全开始说起。被动安全有什么亮点?说到被动安全,就得从白车身说起,那白车身能反映什么呢?白车身能反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排名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那么在众多的电动汽车品牌中,哪些车型表现优异呢?以下是国内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排名榜单。第一名:特斯拉ModelS特斯拉ModelS是一款由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生产的全电动豪华轿车。该车型采用了最新的动力电池组和电动驱动系统,具有极高的动力输出,百公里加速只需要4.2秒,续航里
2025-02-04 07:10:11
2025-02-07 23:20:15
2025-02-03 20:55:24
2025-02-01 05:03:46
2025-02-07 07:03:33
2025-01-31 14:57:13